
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,看着其他家长给孩子提前教拼音,请问有必要吗?
大学介绍
发布日期:2022-05-12 07:37 点击次数:195
以过来人的经验,结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,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我家娃刚刚经历过一年级来看,实际教学中也是这么安排的。
语文老师会在一学期内,把拼音教学分解到非常详细,每节课几个音节为重点,一点点让孩子吃透拼音。毕竟,对孩子们来说,拼音是接下来几年里认识汉字的基础工具。
一学期的学习不会特别顺利,中间会夹杂了新生入学的适应阶段等客观因素。但是,
从不顺利到顺利,从不擅长到擅长,这不正是学习的常态过程吗?
如果爸妈可以给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引导,那么这个阶段,完全可以树立孩子对学习的正确认知,和打磨出自己的学习思路来。
我有意观察过孩子班里的两类娃:学过拼音的和0基础的。
差别确实有。
我家娃就是0基础入学,认全了26个拼音字母,就送进学校啦。
刚开始,她学的很吃力,也在考试中表现也不理想,书写上也常有漏字左右颠倒和缺少笔画现象。
我知道这是她这个年龄段身体肌肉协调能力和智力发展过程中,自然会出现的状况,所以并没有急于去纠正她,而是让她自己在不断练习中慢慢学习和修正。
同班中也有入学前学完了拼音和识字1000个以上的同学。在第一学期中,他们的学业成绩确实表现亮眼。依赖于拼音全会、识字量大,在考试中,读题和理解题目的速度明显快于0基础的同学。似乎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。
经过了一学期的拼音学习和识字量积累,0基础的娃们渐渐赶上来了。两者之间差距明显缩小,以往因为不识字阅读慢带来的影响几乎消失了,真正的学习能力开始展现,这在学业成绩上可以很清楚看到,他们之间的成绩差距几乎没有了。
到了二年级以后,就很清晰了,学业成绩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好的学习习惯和更持久的学习兴趣、专注力。
我的建议是,可以不学。
只要适当教会孩子认识拼音字母,让孩子对拼音感觉很熟悉,入学之后,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,还保留了继续认识它们的兴趣,这样是最好了。
因为学拼音的过程,也是建立孩子第一步学习习惯的过程
提前学等于剥夺了孩子自主建立自己的学习系统的机会,改探索为灌输,当他习惯了灌输式学习,自主性就慢慢消失了。
家长可以退后一步来看,“要不要提前学”,这其实是来自家长焦虑,担心孩子落后,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,孩子是不会有这样的担心和焦虑的。
爸爸妈妈真正应该做的,是在孩子6-12岁的学龄期阶段,通过从0到会的学习过程,帮助孩子建立“我能行”的自信力,自信是打通孩子自主力、创造力、毅力等其他各项能力的基础。
Powered by 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365建站 © 2013-2022 版权所有